400-8610-298
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 浏览次数:79次

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根据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和整体规划,本实验室立足润滑油脂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课题研究,现面向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自然人,发布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一、实验室简介

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获批成立,依托安徽中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专注于绿色润滑材料、个性润滑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的研究。实验室致力于提升润滑材料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内绿色润滑技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国产替代进口;创新传统润滑管理模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现节能降耗;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支撑。实验室的建设将推动润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我省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研究领域

1.绿色润滑材料技术研究

2.个性功能润滑材料研究

3.智能润滑核心技术研究

三、研究课题

课题一:高位阻多羟基化合物酯化合成工艺的关键技术研究(编号ZT2025001)

探究多羟基化合物酯化反应工艺与后处理工艺,探究新型催化剂以及热力学与动力学关系,提升多羟基化合物的酯化反应转化率,解决高位阻酯化难,颜色深问题。达到产品颜色浅,工艺成本可控,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多羟基化合物(属于含有酯基三元醇化合物)由本实验室提供。

控制指标:

1.酯化反应转化率大于98%,所得产物的残余羟值小于2 mg KOH/g,酸值小于0.05 mg KOH/g;

2.外观清澈透明且色泽浅(色度小于0.5);

3.所采用的工艺路线必须具备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以实现工业化应用。

成果指标:

发表至少1篇SCI核心期刊论文,申请1份发明专利,形成研究报告1份。

课题二:开发基于环氧键开环聚合的高效催化剂(编号ZT2025002)

针对高位阻环氧键开环醚化聚合的催化剂价格昂贵、环境不友好、催化寿命短等缺点,开发或筛选高效、经济且环境友好的环氧开环聚合催化剂。研究确定开环聚合的催化剂种类和催化反应工艺,实现在温和条件下开环聚合并能够控制反应进度。高位阻环氧化合物由本实验室提供。

控制指标:

1.所开发的催化剂在反应中,环氧键开环率大于98%;

2.产物的粘度等级在(40℃)200-2000(mm2/s)可控。

3.反应条件温和,生产周期短,催化剂成本低,在工业生产中保证催化反应的可重复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成果指标:

发表至少1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形成研究报告1份。

课题三:开展生物基抗磨添加剂构效关系研究(编号ZT2025003)

以动植物油为原材料,研究解决抗磨添加剂的分子结构与抗磨性能的对应关系,研究并确定抗磨机理,使其性能达到在用抗磨添加剂的抗磨性能和生物可降解性。动植物油可由本实验室提供。

控制指标:

1.明确分子结构,并进行必要的结构表征;

2.生物降解率大于70%;

3.抗磨性能与市售酯型抗磨剂相当。

成果指标:

发表至少1篇SCI核心期刊论文,形成研究报告1份。

课题四:开展二脲基润滑脂储存安定性技术研究(编号ZT2025004)

系统研究改进配方设计,优化基础油与稠化剂配伍性,筛选高效功能性添加剂,开发专用稳定添加剂体系,解决存储安定性硬化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储存安定性评价方法,开发提高储存安定性的技术措施。

控制指标:

1.开发1组专用稳定添加剂体系,有效改善上述聚脲脂硬化问题;

2.提出控制聚脲脂硬化的工艺;

3.量产聚脲润滑脂(锥入度范围265-295)存储1年,锥入度变化小于15个单位;

4.建立二脲基润滑脂储存安定性影响因素数据库。

成果指标:

申请发明专利1项,形成研究报告1份。

课题五:智慧润滑平台开发与搭建(编号ZT2025005)

针对设备的智能润滑管理,开发一款能够交互的在线平台。该平台具备数据采集、分析、显示、存储等功能,能够结合AI技术与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诊断并出具意见,从而实现对设备润滑的远程监测、远程诊断和远程管理。

开发要求:

1.可以采集多种油液在线传感器端上传的实时数据,以及线下离线检测上传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建立数据库;

2.通过AI技术和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现有油液润滑数据库数据,对在线数据进行判断,形成诊断报告。通过与离线专家诊断结果对比,不断学习,构建油液润滑诊断大模型,实现准确率99%以上;

3.能够对现场自动化设备远程下达动作指令,及时率100%,准确率99%以上;

4.数据端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实现多终端和移动端的访问;

5.显示端需要对润滑设备实时油液数据、历史油液数据、变化趋势、限值的展示,同时对同一客户或同类型设备等个性化分组展示;

6.灵活的拓展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引入新的数据库(设备工艺参数、设备振动参数等)。

成果指标:

搭建离线+在线相结合的油液智能润滑平台。

四、申报条件与要求

1.项目申报人应具备该项目领域的丰富研究经验和相应实验条件,申报团队的关键负责人须具备高级以上职称,能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科研诚信建设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没有科研不端行为。

2.鼓励开放基金项目承担者与实验室固定成员开展联合研究。开放基金项目组成人员须包含本重点实验室若干名固定成员。

3.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期限不超过两年。课题一至课题四配套资助强度为8万元/项以内,课题五配套资助强度需根据项目情况面议。实际资助项目数量和每项课题实际资助额度将根据申报课题的质量和当年实际运行经费进行适当调整。

五、结题与成果

1.结题要求。鼓励多种成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论著、专利、技术指南等,产学研联合项目需提供有效的合同和其他证明文件,或提供可落地或演示的软硬件系统作品。由于发明专利授权的周期较长,办理结题时尚未授权的允许在项目结题后1年之内补交发明专利证书。

2.署名要求。受本实验室资助的开放课题,所发表的论文须将本实验室列为署名单位;所形成的专利、标准和其他研究成果,须将本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列为署名单位。课题负责人应是成果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并署名为“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须注明“安徽省润滑新材料和智能润滑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3.开放课题所产生的成果属重点实验室。

六、经费管理

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各项相关支出,按合同约定支付。

七、其他说明

申报书电子版(完成签字和本单位盖章扫描),于2025年4月20日之前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郑安荀,联系方式:13896052561,邮箱:aqztoil_zax@163.com。

同时,课题申报人须在截止日期之前,将三份签字盖章的申报书装订成册,邮寄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上海路188号中天石化研究院。